室内空气污染是指有害的化学性因子、物理性因子或生物性因子进入室内空气中并已达到对人体身心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近期或远期、或者潜在的有害影响。一个人可以7天不吃饭,2天不喝水,却一刻也离不开空气。每个成年人,每天大约要吸入15kg的空气,吃进 1.5kg 食物,喝2kg水。人们一天里起码有10个小时以上在家中度过,尤其是都市人,平均每天有将近9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
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通常包括三类:
1、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状污染物,包括固态和液态微粒
室内悬浮颗粒物主要细颗粒物,细颗粒物是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也就是PM2.5。粒径大于2.5微米的大气颗粒物成为粗颗粒物,主要是由表面崩解和风化等作用形成的;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主要是靠冷凝和凝聚作用形成的,也有极少部分来自风化过程。室内细颗粒物主要来源包括吸烟、生活燃料燃烧、烹饪、清扫等室内活动以及室外颗粒物向室内的渗透扩散。
2、由霉菌、致病菌组成的各类微生物
室内微生物污染是比较重要的环境卫生问题,空气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放线菌、病毒、孢子和尘螨等有生命活性物质的微粒,主要以微生物气溶胶的形式存在于空气环境中,也是城市功能区生态系统重要的生物组成部分。微生物的来源主要包括:空调滤网或风管所附着的细菌、病毒;生活用品在潮湿环境下滋生的细菌;宠物携带的细菌;衣物所吸附的细菌;手上携带的细菌等。
3、装饰装修或环境散发的各类有害气体,包括有机挥发、半挥发性其他和无机气体
现代人们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和品质,在居住的环境中进行各种各样的风格装饰。这样做虽然给居住者视觉上带来美的享受,但是也同时带入各种各样的化学污染物。可能在很多人的思维中:装修污染=室内甲醛超标;然而并不完全是这样。装修污染物主要包括【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TVOC】,这些毒害性挥发有机物,主要来源是各种家具、板材、装修等的缓慢释放。
可能在很多人的思维中:装修污染=室内甲醛超标,然而并不完全是这样。装修污染物主要包括【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TVOC】,这些毒害性挥发有机物,主要来源是各种家具、板材、装修等的缓慢释放。这些一类致癌物质的污染已成为不容小觑的人类健康“隐形杀手”,孕妇、发育中的婴儿、儿童、老人和其他脆弱群体等恰恰是受其影响最大的人群。
甲醛
气味:甲醛的“味道”一般是指空间内高浓度的条件下对人呼吸器官的刺激,严格的说甲醛是没有味道的。甲醛经呼吸系统进入人体的甲醛可以通过肺泡交换迅速进入血液对人体的伤害很大。甲醛挥发周期是3-15年,是目前室内隐患最大的有害气体。所以靠通风几个月是不能有效去除甲醛的。
危害:刺激眼睛和呼吸道粘膜,造成免疫力功能异常,肝损坏、致畸性儿、肺水肿、肺炎和死亡;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妇女月经絮乱、妊娠综合征,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异常,造成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
来源:夹板、大芯板、中密度板、刨花板等人造板材的家具及装修中,地板、油漆、粘胶、壁纸、地毯等大量使用粘合剂的物体。
苯系物
气味:苯的味道是具有芳香气味的,所以专家们把他称为“芳香杀手”。但是当您的房间装修后能明显闻到类似“苦杏仁”的味道的话,那多数说明苯系物超标比较严重了。多来自壁纸、地毯、家具表面等。所以装修时尽量选用水性漆或更环保的漆。不过,苯没有甲醛那么难缠,基本通风3-6个月,苯都不会超标。
危害:一级致癌物质,长期吸入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初期表现为头晕、失眠、乏力、记忆力减退、思维及判断力降低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致命的颗粒性白细胞消失症,并引发白血病。
来源:合成纤维、油漆、各种油漆涂料的添加剂和稀释剂、各种溶剂型粘剂、防水材料。
氨
气味:氨是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氨的味道,氨多于八成被用于制作化肥,想想化肥的味道就知道了,没接触过化肥的,说的不雅些,就是夏天公共厕所味。不过纯的氨气要浓的多的多。不过氨跟苯差不多,通风3-5个月,几乎是没有超标的。
危害: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低浓度时会出现流泪、咽痛、咳嗽打喷嚏等,高浓度时可产生炎症,发生肺气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等。
来源: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抗冻添加剂。
TVOC
气味:TVOC的味道,装修后你闻到的味道多数就是TVOC的味道了。什么是TVOC呢?是指常温下能够挥发成气体的各种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在室内装饰过程中,TVOC主要来自油漆,涂料和胶粘剂。由于TVOC具有强挥发性,一般情况下,油漆施工后的10小时内,可挥发出90%,而溶剂中的TVOC则在油漆风干过程只释放总量的25%。苯和苯系物是TVOC的重要组成成分,装修后的TVOC超标多数是苯和苯系物。所以,通风3-6个月,装修导致的TVOC基本都不会超标了。
危害:TVOC有刺激性气味,无色气体能引起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无力、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出现病变反应等。
来源:油漆、涂料和胶粘剂、化妆品、清洁剂、空调管道等。
我们解析了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对于健康的威胁,并借此呼吁公众对家庭和工作场所的空气健康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针对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一般而言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增加通风。不过考虑到国内一些城市室外空气不理想以及冬夏气温不适宜开窗时,特别在夏季开启空调时以及秋冬季中,人们会经常性地关闭门窗,这样就更容易造成室内空气污染无处可散,在房间内积聚,加剧对人们健康的影响。
我国对于室内空气质量有相应的标准,卫生部颁布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住建部颁布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以下我们用表格直观的来解读两份标准的差异:
检测标准 |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10) |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18883-2002) |
|
制定机构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住建部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卫生部、国家环保局 | |
检测条件 |
密闭1小时 温度23℃±1℃ |
密闭12小时 冬季16-24℃、夏季22-28℃ |
|
适用环境 |
I 类标准: 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工程检测 |
II类标准: 办公楼、旅店、文化娱乐场所、体育馆、餐厅等公共建筑 |
为保护人类健康而制定,室内居住环境健康的最低标准 |
室内污染国家标准值 | |||
甲醛 (㎎/m³) | ≤0.08 | ≤0.10 | ≤0.10 |
苯 (㎎/m³) | ≤0.09 | ≤0.09 | ≤0.11 |
甲苯 (㎎/m³) | N/A | N/A | ≤0.20 |
二甲苯 (㎎/m³) | N/A | N/A | ≤0.20 |
TVOC (㎎/m³) | ≤0.50 | ≤0.60 | ≤0.60 |
备注:《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标准为目前国家通用标准,若其它标准和此标准产生冲突,则以此标准为准。